《南華早報》網站2月15日刊登了 Cobo COO Lily Z. King 的文章,探討了香港在加密貨幣行業的優勢與當前環境,以及香港如何才能成為全球 Web3 中心。
香港的監管框架需要更加靈活以管理風險,而要激勵創新,香港需要在數字資產的技術基礎設施方面成為領頭者。
香港金融管理局近期發布了關于穩定幣相關活動監管的文件。這符合香港將下一代數字資產與其完善的傳統金融生態系——香港成為 Web3 中心的核心優勢——相連接的戰略。香港在建立清晰全面的框架方面已經取得穩步進展,對穩定幣的監管也不足為奇。
但是,身為擁有完善監管的全球金融中心,還不足以讓香港相對于SVB矽谷、迪拜和新加坡等其他潛在中心獲得可持續的優勢。香港還需要成為支持數字資產創建和交易的數字基礎設施的領導者,從而吸引業內最優秀的建設者。
香港曾是許多知名加密貨幣交易所的所在地,現在仍然擁有比其他任何亞洲城市都多的比特幣 ATM 機。但是,2019 年開始,由于疫情和謹慎的政策,香港在全球加密貨幣行業的地位有所下降。
錯過加密貨幣行業的瘋狂繁榮和蕭條,也許并不是壞事。創立于香港、后來遷至巴哈馬的 FTX ,最終引發了一場數十億美元的金融災難,拖垮了整個加密貨幣行業。選擇在納斯達克而非香港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加密貨幣礦業公司,現在大多陷入財務困境,并因其對環境的負面影響而受到嚴厲批評。
加密貨幣行業已經進入重置模式,這給了香港一個很好的機會來重新定義 Web3 中心應該如何行事。
今年,我們看到更多跡象表明中國政府將區塊鏈和數字資產視為經濟增長的潛在來源。香港獲得了支持來探索一條不受內地政策限制的創新和全球融合之路。與此同時,在 FTX 和 Genesis 崩潰之后,美國和歐洲正在收緊其加密貨幣監管。這可能會讓更多圍繞數字資產的活動向東轉移——這也是香港重獲其影響力的好時機。
作為全球最強大的資本市場之一,香港完善的金融監管框架和頂尖金融與技術人才是其顯著優勢。憑借其成熟的資本市場,香港的數字資產行業也是科技與金融的獨特結合。這使其成為創建現實世界區塊鏈應用的理想之地,尤其是在資產代幣化方面。
香港政府的目標是為公共與私營部門合作創造有利環境。當政府機構、金融機構、科技巨頭和加密貨幣原生建設者共同合作時,數字資產就有可能更好地融入現實世界的經濟,并產生超越虛擬世界的影響。
香港還可以撬動中國大陸的科技創業者。創造了與西方領先公司相當的 Web2 產品的中國互聯網公司,依然擁有許多與數字資產和 Web3 相關的專業知識。在香港上市的中國 Web2 巨頭,如騰訊、阿里巴巴、Bilibili 和百度,已經在試水數字資產。香港可能正是他們所需要的溫床。
但是,香港在成為 Web3 中心的過程中也面臨挑戰。一是針對傳統資產設計的現有監管框架,可能不適用于快速發展的數字資產和尖端科技。
香港數字資產監管 “相同業務、相同風險、相同規則 “的原則,意味著傳統的金融監管也適用于數字資產。僅僅是獲得牌照的高難度門檻,已讓其成為更有利于成熟機構的賽場。創新往往來自不可預知的“草根”階層,因此,如何為自下而上的創新創造空間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此外,從根本上說 Web3 是一場科技運動,但香港并不是擁有與深圳或SVB矽谷等相同資源的科技中心。因此,香港也需要有差異化的面向數字資產的技術基礎設施。
數字資產的安全性不同于傳統資產。它們的鏈上特性意味著,數字資產不能像傳統金融那樣依賴一個封閉的安全系統。牌照或者定期審計,無法確保中心化平臺上客戶資金的安全。需要像多方計算這樣的先進技術,讓資產所有者對其資產擁有完全的控制權或共同管理權。
香港需要發展什麼樣的 Web3 基礎設施?鑒于去年散戶投資者損失慘重,2023 年對機構業務來說將更有希望。數字資產主要由交易所、礦池、投資基金和其他機構持有。為降低中心化平臺的風險,這些資產中很大一部分最終將轉移到采用最新技術解決方案的托管平臺。
更重要的是,為了符合新的監管,機構也需要能實現分布式私鑰管理和資金隔離的解決方案。托管、機構錢包和數字安全只是數字資產生態系統所需基礎設施的一些例子。
加密貨幣行業過去三年壯觀的繁榮和蕭條周期向我們展示了可能出現的問題。香港正處于有利地位,可以吸取所有的經驗教訓,用于建立一個具有適當監管環境和技術基礎設施的 Web3 中心,促進創新同時又管理好風險。
發文者:鏈站長,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jmb-bio.com/4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