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定幣似乎成為美國監管機構打擊的下一個目標。
2月13日,穩定幣發行方Paxos承認,已于2023年2月3日收到了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Wells通知。通知指出,SEC的工作人員正在考慮建議采取行動,指控該公司發行和上架的數字資產Binance USD(BUSD)是一種未注冊的證券
受此消息影響,幣安交易所的代幣BNB一度下跌8.9%至282美元。加密貨幣市場也整體走低,全球總市值跌破1萬億美元,這也是該指標近三周內首次出現下跌。
1、SEC監管重錘砸向BUSD
2月10日,有消息稱紐約金融服務部(NYDFS)正在調查Paxos公司。隨后SEC執法人員向Paxos發布了“韋爾斯通知”(Wells notice),告知可能的執法行動,表示Paxos發行和上市的BUSD是一種未注冊的證券,計劃起訴Paxos違反投資者保護法。
2月13日下午,幣安創始人趙長鵬針對此事在社交媒體上強調,“BUSD,盡管它被稱為Binance USD,但并非由Binance發行或贖回”。Paxos則表示,現有的BUSD至少在2024年2月之前仍然得到充分支持和贖回。
針對此事,元宇宙NEWS記者向幣安方面提出采訪需求,幣安方面有關人士向記者表示,此事以CZ(幣安創始人趙長鵬)在社交媒體上的消息為幣安的官方回應。
根據Paxos此前發布的數據,截止2023年1月底,BUSD儲備資產為16155717896(約162億)美元。根據2021年Paxos公布的BUSD儲備結構,大約96%的儲備以現金和現金等價物形式持有,而4%用于投資美國國庫券。Paxos的所有現金余額都存放在美國受保存款機構,其所有現金等價物都存放為期限3個月或更短的美國國庫券或隔夜回購協議。
雖然Paxos已經表態,但BUSD錨定價格在調查消息被公布后就開始不穩定。數據顯示,幣安交易所上BUSD/USDT交易對在2月13當天一度跌至0.992245 美元的低點,這表明交易者已開始將資金轉移到USDT。
據第三方服務商CoinGecko的數據顯示,截至目前157億美元市值的BUSD是第七大加密貨幣,這在很大程度上歸功于幣安交易所在加密圈中“一家獨大”的地位。
Nansen的數據顯示,幣安平臺上有約134億美元的BUSD,是幣安儲備中僅次于USDT的最大資產,這一數額占幣安600億美元資產的22%。
投資者似乎感受到了美國監管機構的威力,因此正在減少幣安平臺上持幣數量。據Nansen的數據顯示,幣安過去24小時內凈流出約8.31億美元的加密貨幣,為自2022年11月以來最大單日凈流出量。
此外,幣安用戶在過去24小時內提取了約28億美元的數字資產,超過了同期的20億美元存款。
亞洲區塊鏈學會會長蔡志川向元宇宙NEWS記者指出,幣安受這一消息的影響,可能會失去法幣許可付款通道,并且BUSD的營銷影響力會下降。
“根據以往經驗,加密項目遭美國證監會調查后都會被罰款。本次事件中幣安和Paxos肯定也將遭受罰款。”蔡志川說道。
不過,在北航數字社會與區塊鏈實驗室主任蔡維德看來,由于SEC的制裁,大量資金從BUSD逃出來,同時間也從幣安交易所提出來。由于幣安是現在最大的加密貨幣交易所,市場影響非常大。
蔡維德進一步解釋稱,此前加密貨幣第二大大交易所FTX已在2022年11月破產,導致行業直接損失2000億美元,超過100家機構跟隨破產,包括幾家大型企業,并且影響到新加坡對這產業的政策,這是最近幾年來最大的行業事故。
2、行業監管勢必趨嚴
實際上,Paxos被調查是一周以來美國SEC對加密行業以“打擊未注冊證券”為理由打出的第二記重拳。SEC在2月8日宣布,要求加密貨幣交易所 Kraken “立即”終止其面向美國客戶的加密貨幣質押,并支付3000萬美元以了結SEC 對其提供未注冊證券的指控。
SEC主席加里·根斯勒(Gary Gensler)在2022年12月22日表示,SEC對加密貨幣交易所及其它逃避監管的公司的耐心正在減弱。并警告加密貨幣公司,合規性方面的“跑道越來越短”。
穩定幣在加密領域已經發展到1350億美元的規模,是加密生態系統的支柱,被視作“加密行業的殺手級用例”。
SEC主席Gary Gensler在2022年9月的一次法律會議上表示:“穩定幣具有與貨幣市場基金、其他證券和銀行存款相似的特征,并可能與之競爭,并引發重要的政策問題。”
蔡維德向元宇宙NEWS記者表示,由于這次SEC使用證券法來制裁BUSD。如果這次SEC贏了,SEC可以用相同的理由來制裁其他穩定幣以及加密貨幣,這對行業的影響將非常大。
在同濟大學區塊鏈價值互聯網創新應用實驗室副主任戴文浦看來,包括美國SEC在內的各國金融監管機構對加密資產行業的監管是有必要和正當其時的。
戴文浦進一步表示,之前很多項目(尤其是山寨幣項目)都存在明顯的欺詐嫌疑,中心化的交易所也是自己制定規則、自建生態。這些都事實上形成了很多割韭菜的案例,給早期不成熟的投資者帶來了巨大損失。
戴文浦認為,新事物的監管機制也是市場博弈并逐步探索達成共識的,在此過程中必然會有部分參與主體付出試錯成本,也會有部分參與主體獲得高風險回報,這都是新生市場成長必然過程,加密市場也概莫能外。
發文者:鏈站長,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jmb-bio.com/4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