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貨幣,可以理解為:能用來度量和交換由人類勞動凝結的效用的契約。這個契約可以是國家權力規定的,也可以是參與主體之間自由約定的,比如正熱火朝天的數字貨幣。
數字貨幣在上述兩方面均實現了重大突破。
交易便利性:依托于移動支付技術,數字貨幣擺脫了實物載體的束縛,以電子信號為媒介完成價值交換,更加順應數字經濟時代的交易特征;
幣值穩定性:依托于區塊鏈技術,數字貨幣的價值之“錨”從發行主體信用升級為技術信仰,更加符合美元流動性泛濫背景下貨幣保值的市場需求。
數字貨幣的出現,引起了全球央行的關注與興趣,而Facebook提出的Libra設計原型則重現了貨幣發行權之爭。2019年之后,多國貨幣當局加快了央行數字貨幣的研發進程。國際清算銀行最新調查報告顯示,65個國家或經濟體的中央銀行中約86%已開展數字貨幣研究,正在進行實驗或概念驗證的央行從2019年的42%增加到2020年的60%。
數字貨幣是以密碼學技術為基礎的數字化資產,具有去中心化、匿名性、可編程性等特點。未來數字貨幣的發展趨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第一,數字貨幣將逐漸進入主流支付領域。隨著數字貨幣技術逐漸成熟,數字貨幣將逐漸超越傳統的貨幣支付方式,進入更廣泛的消費市場,例如在線支付、跨境匯款等。像比特幣、以太幣、萊特幣等主流數字貨幣已經在一些企業和在線商店中得到了廣泛應用。特別是區塊鏈技術,它的底層技術解決了區塊鏈支付的安全、快速和便利的問題,這將進一步促進數字貨幣的使用。
第二,中心化數字貨幣和去中心化數字貨幣將相互競爭。中心化數字貨幣是由中心化的機構發行和管理的數字貨幣,例如人民銀行數字貨幣(DC/EP)、Facebook 發布的 Libra 等。這些中心化數字貨幣受到政府和監管機構的監管,能夠兼容傳統金融體系并增強金融體系的可靠性。去中心化數字貨幣則是基于區塊鏈技術而建立的,完全去中心化,例如比特幣、以太幣。這些去中心化的數字貨幣提供了更高的匿名性和更大的靈活性,并且可以被用于以太坊等智能合約系統。在未來,中心化和去中心化數字貨幣將在市場上相互競爭,競爭的結果將影響數字貨幣在全球范圍內的發展。
總之,數字貨幣作為一種新的支付方式已然成為發展趨勢,但是數字貨幣的發展路徑并不全是一帆風順,需要在社會政治、金融經濟等方面得到廣泛認同和支持。
發文者:鏈站長,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jmb-bio.com/5623.html